其他
太痛心!我国著名「天才医生」国庆期间猝死!享年59岁
导语
曾华松教授15岁便考入大学。
10月7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发布了沉痛悼念儿童过敏风湿免疫领域知名专家曾华松教授的推文,证实了免疫科主任曾华松医生因突发疾病离世的消息。广州妇儿中心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华松教授因突发心脏骤停,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于10月2日晚离世,终年59岁。
曾华松教授深耕儿童免疫领域三十余载,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医者的奉献精神。在今年国庆假期前一周,他先赴古田参加培训,而就在9月28日,离世前几天,曾医生还出席了2024年钱江儿童风湿免疫过敏性疾病学术会议,毫无异常。9月30日返回家中后因病倒下,10月2日离世。
令人感概的是,广州市妇儿中心的门诊排班显示,10月9日、16日、23日和30日,曾华松主任原本都将出诊。
据公开资料显示,曾医生1965年出生于湖北麻城。15岁考入大学。1987年湖北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医学博士。
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1996年在武汉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入职原广州市儿童医院,2001-2003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创立儿童过敏免疫风湿科,在他的带领下,广州妇儿中心的风湿免疫专科得到了飞速发展,在2023年ASTEM变态反应专业排名32、风湿免疫专业排名74。
曾华松教授是广州妇儿中心风湿免疫科的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也是我国儿童过敏风湿免疫领域的著名专家,从事儿童过敏免疫风湿性疾病临床和研究近三十年,为儿童过敏免疫风湿性疾病专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曾华松教授长期坚守在临床第一线,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专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无数患儿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先后荣获“全国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广州市抗击非典英模”、“岭南名医”等荣誉称号和广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学术成就奖。
曾华松教授还分别担任国际儿童风湿病临床研究组织(PRINTO)中国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学术委员会(APMBI)副主委兼风湿免疫分会副主委、儿童过敏免疫风湿病分会主委,十六届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副组长、顾问,广东省医学会过敏变态反应分会副主委兼过敏风湿免疫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常委,广东省卫健委免疫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与风湿免疫质控中心副主任,广州市医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委,JCMM杂志主编,APLAR官方SCI期刊IJRD副主编和国内外10余种期刊编委,并亲自负责和指导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70余项课题,个人发表论文220篇,其中SCI等英文论文66篇。
几年前,一位饱经类风湿性关节炎折磨的患儿家属慕名找到曾华松教授,因家境贫困,无法及时进行治疗,这位来自大凉山的患儿住院时已无法行走,双膝关节畸形改变。曾华松教授知道后,鼓励孩子及家属继续治疗,不仅带领全科精心会诊和研究治疗方案,同时号召全科医护人员为孩子募捐 ,并和慈善机构共同制定长期的治疗支持方案,最终患儿平安出院,家属献上锦旗与多封感谢信。
曾华松教授还多次为患儿组织爱心募捐,申请大病救助基金,让无数患儿及家庭过上了正常安稳的生活。
除了治病救人和科研探索,曾华松教授也是众多医学生的恩师,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优秀的儿童免疫学人才。在学生眼中,曾华松教授不仅是学术引路人,还是朋友、兄弟和父亲。
曾教授的一位学生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曾老师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告诉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不仅鼓励我们行医路上需持续学习,还在我们受挫时找我们谈心,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
曾华松教授的突然离世,不仅是儿童风湿免疫学界的重大损失,更是整个医学界的巨大悲痛。天妒英才,令人无限唏嘘!
医生从业门槛很高,培养的周期长,工作强度大,能够坚持下来的,即便不是金刚侠,也都非常了不起。
一袭白衣之下,都是疲惫不堪的肉体和不堪重负的灵魂。
突发疾病,其实内行人都知道,就是猝死。
猝死,表面看来像是种突发的症状。但其实所有的猝死前期,并不是毫无征兆的。实际上是蓄谋已久的事件。
临床上,很多猝死的人,都会经历一个高压、长时间的精神紧绷、高强度工作事件。
尤其是医生,国庆春节,猝死发生风险最高。
为啥?
这段时间,天气变冷,又太忙太累。心血管事件,自然容易发生。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雅君,曾在《测测你的疲劳值》一文中指出,从疲劳到猝死仅六步:轻度疲劳,身体发沉,精疲力竭,身体有恙,疾病缠身,突发猝死。
可见,每一场猝死,都是蓄谋已久。
医生群体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为何医者很难长寿?
所有同行都说医者不能自医、医者不寿,在医疗圈子里,想要活到八九十岁看来也是比较困难的。
非常多的医生都是英年早逝,顶级名医有很多,不知名的医生更是多如牛毛。其实,医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但不好,甚至还不如普通人,我们的医生大多都有慢性病。
据《中国医生健康指数调查报告》最新显示,近6成的医生健康水平不及格,处于亚健康状态,35岁以下的年轻医生,健康状况和其它行业同龄人群相比尤为糟糕。
在被调查的医生中,39%的医生患有疾病,其中,33.2%的医生罹患一种疾病,5.9%的医生罹患一种以上的疾病。在疾病类型中,医师常患有因过劳导致的各种疾病,如由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肠胃炎;长时间伏案或手术工作导致肩颈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或因精神压力导致的偏头痛等疾病,近年来,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脂肪肝等发病率也逐年攀升。
早在2010年,卫生部门曾做过一项调查,在4032名受访医师中,1/4患有心血管疾病,近一半医师有高血压,40岁以上医师的患病几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和积劳成疾使有些医务人员倒在工作岗位上,令人心痛不已。
2021年1月17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叶雄医生劳累过度不幸猝死,年仅39岁。
2021年7月5日上午,潍坊市人民医院急诊部副主任医师李健在值班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46岁。
2022年8月22日凌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治医师杨宏突发心源性猝死,年仅37岁。
2022年8月16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刘伟于凌晨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享年53岁。
2017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曾资助一项研究,报告中国医生2013-2015年因过劳而猝死的情况。报告发现,2013年有6人,2014年16人,2015年有24人过劳死,在30-39岁年龄段的医生最多。其中,麻醉科医生猝死的比例最高,达到26%,其次是骨科和心血管科。
文中介绍了日本学者等提出的过劳死5个工作模式:
①极长的工作时间和频繁夜班,打乱了日常生活节奏;②持续工作,中间不休息;③高压下工作;④繁重的体力活动;⑤持续性的高压工作。
有多少医务人员脚踩在过劳死的悬崖之上,甚至这样的工作模式已成为常态。
白皮书指出,“保护医师健康一个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保障医师的休息(休假)权利,减少医师的加班加点。”,关注医生的健康状况应当是医疗系统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真的很害怕,看到这些数据不免十分担忧。就医人群总是人满为患,医生就像流水线上的医疗工人一样,不停地忙碌着,每天的工作经常要超过12个小时,除了睡觉就是吃饭,几乎没有一点用来运动和锻炼的时间,很多医生几乎都有颈椎病,一半医生患有高血压。
这可怎么得了呀,年纪轻轻一身病,关键医生们还不吸烟不喝酒呢,要是持续这样,别说活到八九十了,感觉七十都难活!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真的很无解!
来源 | 掌上医讯综合
往期回顾
又一院长因巨额受贿被审,没有一家公立医院高层是干净的?深度剖析“医疗系统崩溃论”
医保最大的恶,是让每个善良的医生不得不去做恶!
31岁北京男医生给女友下药全过程曝光,今年最魔幻恐怖热搜!
河北一县医院收13000元飞刀费被举报,这次卫健委的处理让人忍不住点赞论”
医生用“谎言”治愈患者的视频火爆全网!比医术更重要的是医德
,
选择留言身份